(電子發燒友網報道 文/章鷹)近日,兩大調研機構分別給出2023年全球半導體的預測。Gartner Inc的最新預測,2023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計將下降11.2%,半導體市場的短期前景進一步惡化,預計2023年全球半導體收入總額將達到5320億美元。
近日,IDC亞太研究總監郭俊麗表示:“需求疲軟且庫存高企,半導體行業整體情況低于預期,短期看,2023年第一季度半導體出貨處于低谷,增速低于預期,增速下滑4%到6%,我們預計2023年第三季度半導體市場表現會接近預期,第四季度開始出現增長?!?
郭俊麗認為,長期來看,半導體產業具備增長機會。從2023年到2024年,半導體市場會有14%的增速,之后有6%的年復合增長率。
郭俊麗表示,2023年存儲芯片的疲軟影響半導體市場的整體走勢,IDC預測2023年存儲芯片將會下滑20.4%,相對于整體半導體市場下滑7%,幾乎是三倍的下滑。主要原因:一、消費電子銷售疲軟,對存儲芯片需求大幅度下滑;二、在整體需求下滑的基礎上,存儲芯片價格也出現大幅度下滑。她指出,有一部分的存儲產品甚至是超過了50%的下降,與此同時還出現一種現象,之前已經談判好的一些訂單,客戶可能會去跟供應商重新談判,因為價格下降太大了,這些因素將會給供應商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。
4月26日,三星電子發布2023年第一季財報,營業利潤暴減 95%,其中芯片部門出現史上最嚴重虧損。第一季度,三星實現營業收入63.75萬億韓元(約合47億美元),低于2022年第四季度的營收70.46萬億韓元。三星電子第一季度營業凈利潤640億韓元(約合4.786億美元),低于一年前的14.12萬億韓元,暴跌95%,創14年以來最低水平,
三星在早前宣布削減存儲芯片產量,緊隨SK海力士和美光的步伐。外媒報道,美光從2022年第4季積極啟動減產措施,盡管截止到2023年2月底的第2財季庫存周轉天數仍在上升,但近期美光對市場報價漸趨穩定,不過業界仍存在觀望態度。
Gartner報告顯示,存儲器行業正在應對產能過剩和庫存過剩,這將在2023年繼續對平均售價造成巨大壓力。存儲器市場預計總額為923億美元,到2023年下降35.5%。然而,存儲市場有望在2024年以70%的增幅反彈。
2023年,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處于低迷期,但突破性的技術,地緣政治和新興經濟正在重塑未來。IDC亞太研究總監郭俊麗表示,芯片短缺正在進化,由于通貨膨脹和高庫存,個人電腦、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需求下降,消費電子終端進入低迷期,但是汽車、服務器和工業需求保持增長。
2022年到2023年,芯片短缺出現緩解,主要有兩大原因:一是供給端,一些新建立的晶圓廠建成并投入量產;二是需求側出現疲軟,也有很多的庫存在消化,未來很多企業會更加關注供應鏈的韌性和敏捷性。
郭俊麗表示,電動汽車的滲透率不斷增長,單車的芯片的需求數量也在持續增長,從傳統燃油車需要的芯片在800顆左右,到新能源汽車達到1500顆,我們看到從燃油車、混動車到插電混動,到純電動汽車演變的過程當中,使用的單車芯片的數量在增長。尤其是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這兩個領域,它們不僅占據了整個汽車芯片的大量的市場份額,同時它們的增速也是比較快的。IDC數據顯示,2022年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590億美元。IDC預測,未來3年全球汽車半導體的市場規模將從610億美元增長到800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%。Garter給出預測是,汽車半導體市場預計將增長 13.8%,到 2023 年達到 769 億美元。
郭俊麗表示,工業4.0技術、燈塔工廠和智能工廠的建設驅動工業半導體規模的增長。2022年全球有燈塔工廠132個,其中東亞地區56個,歐洲32個,東南亞、南亞地區10個,北美14個。IDC預測,工業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600億美元上升到2027年900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.4%。工業半導體市場主要由于傳感器、計算、設備/裝置機器、智能機器人等驅動,而頭部企業德州儀器、ADI、英飛凌、ST和安森美最先受益。
郭俊麗指出,數據中心數據量在增長,尤其是非結構化數據不斷的出現,導致數據中心對芯片的需求不只是CPU這一種,多種類型計算帶動加速器市場(包括GPU、FPGA、ASIC等)發展,10年內將增長6倍以上。IDC預測,2020年到2030年,加速器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%,CPU出現了微弱的下滑。由此,AMD和英偉達的產品非常適合這個市場的需求,調研機構對這兩家的業績增長持樂觀態度。
郭俊麗表示,ChatGPT 使AI由識別轉向生成,AI邁向大模型時代,算力需求激增。隨著應用領域和算力增長,AI模型所需算力預計每100天翻一番,5年后將超過100萬倍。云端訓練推理和邊緣推理計算的共同推動下,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迅速增長。
IDC預測AI計算基礎設施從2020年到2025年,市場規模將從20.35億美元增長到57.01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21.22%,AI半導體從2020年到2025年,市場規模將從750萬美元增長到5.53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47.87%。云端驅動,主要表現是數據中心、超級計算機中的云端訓練和推理,邊端驅動,主要是智能電動車、機器人、無人機或物聯網設備使用訓練模型在邊緣進行推理。
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,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。微信號zy1052625525。需入群交流,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,投稿爆料采訪需求,請發郵箱zhangying@elecfans.com。

近日,IDC亞太研究總監郭俊麗表示:“需求疲軟且庫存高企,半導體行業整體情況低于預期,短期看,2023年第一季度半導體出貨處于低谷,增速低于預期,增速下滑4%到6%,我們預計2023年第三季度半導體市場表現會接近預期,第四季度開始出現增長?!?

郭俊麗認為,長期來看,半導體產業具備增長機會。從2023年到2024年,半導體市場會有14%的增速,之后有6%的年復合增長率。
2023年存儲市場預計下滑明顯 三星Q1凈利潤已經暴跌95%
郭俊麗表示,2023年存儲芯片的疲軟影響半導體市場的整體走勢,IDC預測2023年存儲芯片將會下滑20.4%,相對于整體半導體市場下滑7%,幾乎是三倍的下滑。主要原因:一、消費電子銷售疲軟,對存儲芯片需求大幅度下滑;二、在整體需求下滑的基礎上,存儲芯片價格也出現大幅度下滑。她指出,有一部分的存儲產品甚至是超過了50%的下降,與此同時還出現一種現象,之前已經談判好的一些訂單,客戶可能會去跟供應商重新談判,因為價格下降太大了,這些因素將會給供應商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。
4月26日,三星電子發布2023年第一季財報,營業利潤暴減 95%,其中芯片部門出現史上最嚴重虧損。第一季度,三星實現營業收入63.75萬億韓元(約合47億美元),低于2022年第四季度的營收70.46萬億韓元。三星電子第一季度營業凈利潤640億韓元(約合4.786億美元),低于一年前的14.12萬億韓元,暴跌95%,創14年以來最低水平,

三星在早前宣布削減存儲芯片產量,緊隨SK海力士和美光的步伐。外媒報道,美光從2022年第4季積極啟動減產措施,盡管截止到2023年2月底的第2財季庫存周轉天數仍在上升,但近期美光對市場報價漸趨穩定,不過業界仍存在觀望態度。
Gartner報告顯示,存儲器行業正在應對產能過剩和庫存過剩,這將在2023年繼續對平均售價造成巨大壓力。存儲器市場預計總額為923億美元,到2023年下降35.5%。然而,存儲市場有望在2024年以70%的增幅反彈。
半導體需求碎片化,汽車、服務器和工業成為半導體需求的驅動力
2023年,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處于低迷期,但突破性的技術,地緣政治和新興經濟正在重塑未來。IDC亞太研究總監郭俊麗表示,芯片短缺正在進化,由于通貨膨脹和高庫存,個人電腦、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需求下降,消費電子終端進入低迷期,但是汽車、服務器和工業需求保持增長。

2022年到2023年,芯片短缺出現緩解,主要有兩大原因:一是供給端,一些新建立的晶圓廠建成并投入量產;二是需求側出現疲軟,也有很多的庫存在消化,未來很多企業會更加關注供應鏈的韌性和敏捷性。
郭俊麗表示,電動汽車的滲透率不斷增長,單車的芯片的需求數量也在持續增長,從傳統燃油車需要的芯片在800顆左右,到新能源汽車達到1500顆,我們看到從燃油車、混動車到插電混動,到純電動汽車演變的過程當中,使用的單車芯片的數量在增長。尤其是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這兩個領域,它們不僅占據了整個汽車芯片的大量的市場份額,同時它們的增速也是比較快的。IDC數據顯示,2022年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590億美元。IDC預測,未來3年全球汽車半導體的市場規模將從610億美元增長到800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%。Garter給出預測是,汽車半導體市場預計將增長 13.8%,到 2023 年達到 769 億美元。

郭俊麗表示,工業4.0技術、燈塔工廠和智能工廠的建設驅動工業半導體規模的增長。2022年全球有燈塔工廠132個,其中東亞地區56個,歐洲32個,東南亞、南亞地區10個,北美14個。IDC預測,工業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600億美元上升到2027年900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.4%。工業半導體市場主要由于傳感器、計算、設備/裝置機器、智能機器人等驅動,而頭部企業德州儀器、ADI、英飛凌、ST和安森美最先受益。
郭俊麗指出,數據中心數據量在增長,尤其是非結構化數據不斷的出現,導致數據中心對芯片的需求不只是CPU這一種,多種類型計算帶動加速器市場(包括GPU、FPGA、ASIC等)發展,10年內將增長6倍以上。IDC預測,2020年到2030年,加速器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%,CPU出現了微弱的下滑。由此,AMD和英偉達的產品非常適合這個市場的需求,調研機構對這兩家的業績增長持樂觀態度。
郭俊麗表示,ChatGPT 使AI由識別轉向生成,AI邁向大模型時代,算力需求激增。隨著應用領域和算力增長,AI模型所需算力預計每100天翻一番,5年后將超過100萬倍。云端訓練推理和邊緣推理計算的共同推動下,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迅速增長。
IDC預測AI計算基礎設施從2020年到2025年,市場規模將從20.35億美元增長到57.01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21.22%,AI半導體從2020年到2025年,市場規模將從750萬美元增長到5.53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47.87%。云端驅動,主要表現是數據中心、超級計算機中的云端訓練和推理,邊端驅動,主要是智能電動車、機器人、無人機或物聯網設備使用訓練模型在邊緣進行推理。
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,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。微信號zy1052625525。需入群交流,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,投稿爆料采訪需求,請發郵箱zhangying@elecfans.com。
-
Gartner
+關注
關注
1文章
85瀏覽量
20696 -
IDC
+關注
關注
4文章
314瀏覽量
36638
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
相關推薦
半導體庫存水位上漲 半導體市場回暖趨勢明顯
市場研究機構IHSiSuppli的最新報告指出,全球半導體供應商由于預期客戶有較高的需求,在2012年第一季再度提高庫存水位;據統計,第一季全球半導體供應商庫存量占據廠商當季營收的五成,該比例在
發表于 06-12 15:23
2016 全球半導體業績有望破4000億美元
預測。根據最新的預測,2016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業額將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,創下半導體市場新里程碑?;仡?b>半導體市場歷史,198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營業額首度達100億美元,并于1983年站穩百億美元
發表于 07-13 15:18
全球半導體市場進入供大于求的局面
全球硬件產品市場需求減弱因素的影響,半導體廠商內部的庫存量已經升至“令人擔憂”的水平。 市場調研機構IHS日前宣布調查結果顯示,全球半導體廠商
發表于 01-30 09:56
WSTS:2015全球半導體市場增3.4%你怎么看
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(WSTS)發布了2015年春季的半導體市場預測。預計全球半導體市場將穩定增長,201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增長3.4%。增長率與2014年12月發布的秋季預測相同。WSTS
發表于 06-08 16:23
半導體景氣關鍵指標下滑 半導體設備大廠首當其沖
需求下滑影響。半導體設備業者表示,半導體景氣下滑,一線國際半導體廠訂單首當其沖?! ?b>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美商應材副總裁暨***區
發表于 11-27 17:53
分析師對IC市場前景預測不同 但都看好中國
預測,到2020年中國將推出三大晶圓廠計畫,包括NAND快閃記憶體、DRAM生產,以及一座FinFET制程邏輯元件代工廠;而這也是該機構預測全球半導體資本設備支出今年能從衰退4.7%反彈,并在2014
發表于 01-14 14:51
全球半導體產值再創新高,AOI設備需求熱度有望保持
半導體行業仍將出現小幅度增長,作為行業關鍵設備的自動光學檢測(AOI)設備的需求熱度有望保持?! ?b>半導體行業一直是自動光學檢測(AOI)設備的三大應用行業之一,半導體行業
發表于 02-16 11:33
今年半導體市場不看手機臉色
Gartner表示,2018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預估將達到4,510億美元,相較2017年的4,190億美元增加7.5%。雖然手機市場趨緩,但今年半導體市場依舊大好,臺積電就預測今年仍將有最高達15
發表于 01-29 15:41
安森美半導體著力汽車重點應用領域
全球汽車市場發展整體向好,汽車中的半導體含量將持續增長,尤其是動力系統、照明、主動安全和車身應用領域。新能源汽車推動汽車動力系統中半導體成分增高約5倍。燃油經濟性、先進駕駛輔助系統(ADAS)、便利及信息娛樂系統,以及占全球汽車銷售比例50%以上的新興市場,推動
發表于 05-04 06:30
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格局:前十名供應商全是海外企業?
半導體需求提升,器件應用范圍不斷拓展。2021 年-2025 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將從 258.2 億元增至 342.5 億美元,對應復 合增速 10.6%;其中,模塊增速快,2025
發表于 11-11 11:46
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格局:MOSFET與IGBT模塊
半導體需求提升,器件應用范圍不斷拓展。2021 年-2025 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將從 258.2 億元增至 342.5 億美元,對應復 合增速 10.6%;其中,模塊增速快,2025
發表于 11-11 11:50
后疫情時代,全球半導體市場呈現怎樣的格局?
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將下降4%,Gartner預測半導體收入將下降0.9%。后疫情時代,全球半導體格局出現哪些分化?在消費需求下滑當中,有哪些
評論